政务公开 > 巴中市农业农村局 > 建议提案


巴中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219号提案答复的函

2022-09-30 20:46

蔡丽琼、黄涛委员:

您在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我市农村人口流失的现状及对策建议》(第219号提案)收悉,市农业农村局精心研究、认真办理。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建议

切实缩小城乡医疗卫生发展差距,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我市惠民工程的重点工作。在义务教育方面,2022年6月23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深入实施“四质工程”持续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通知》和工作任务清单,重点将从四个方面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强化城乡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保障,优化校点布局;加强城乡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全面落实农村教师生活补助;做好城乡义务教育招生工作,落实就近入学;提升城乡义务教育改革发展质量,促进优质均衡。在职业教育方面,全市职业教育摆到教育发展的重要层面。2021年12月31日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巴中市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全市累计投入10亿余元,新购置实训设备7000余万元;2021年职普招生占比49.87%,实现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招生大体相当;成功创建“国家级示范校”2所,“省级示范校”2所,“国家示范专业”1个,“省级示范(特色)”专业4个,五星名校1所,三星名校1所;推进“中高职贯通”培养,搭建学生升学桥梁,与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等市内外11所高职院校16个专业共同开办“3+2”五年制中高职衔接班。在医疗卫生方面,全市财政安排资金2600万元,对1326个甲级、576个乙级村卫生室,91个甲等、114个乙等、12个丙等乡镇卫生院,3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进行了标准化建设。同时,争取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项目资金1300万元,将用于恩阳区渔溪镇、平昌县司马镇和通江县诺水河镇三个中心卫生院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争取新增中医馆建设项目600余万元,打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68个,力争到2025年,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覆盖率达100%。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60.5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67.1%,其中:2021年新建33.49万亩、完成投资近10.12亿元,2022年将新建24.6万亩(建设要求:当年项目、次年5月底完成),预计9月底全面开工。

二、关于积极培育富民产业的建议

在发展产业促进助农增收上,我市采取培育“三主体一园区”,大力发展强市产业。培育农民合作社。近年来,积极向上争取财政扶持资金达5500万元,扶持农民合作社200家以上,被扶持的农民合作社基础条件明显改善,产业发展逐年增大,服务功能明显提升,带动效应明显增强。如巴州区大观梁农民合作社,在清江镇、白庙乡5个村发展有机茶种植基地2000余亩,带动农户2000余户,户均增收3000余元。培育家庭农场。大力实施家庭农场培育工程和示范工程项目,扶持有长期稳定务农意愿的农户适度扩大规模经营,成长为家庭农场。目前,全市已培育家庭农场近4000家,可解决1万余劳动力常年就地就近就业。培育龙头企业。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梯级培育培优计划,积极推荐申报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户”等组织形式,推动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如巴中市三棵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农业种植、养殖肉牛、巴山民宿等为主,提供本地就业岗位300余个,通过村民入股分红,土地流转等方式,带动企业周边老百姓人均年收入提高12000元以上。培育现代农业园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充分挖掘生态优势资源,整合政策项目资金,培育建设现代农业园区51个,实现了国家级园区零突破、省星级园区县区全覆盖,积极开发就业岗位,鼓励农业转移人口、农村劳动力等进入园区就业创业,确保园区农户就近就地就业率达到80%以上,预计园区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25%以上(粮油园区高于当地平均水平5%以上)。今年,全市将继续通过示范创建的方式,助推产业发展。实施种养业优势大品种计划。我市于今年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实施种养业优势大品种计划的意见》《金融支持巴山肉牛、南江黄羊全产业链发展的指导意见》《全市保险业支持巴山肉牛全产业链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巴中市支持南江黄羊产业发展十条措施》,财政、金融、保险等全要素支持巴山肉牛产业发展,支持南江县实施南江黄羊倍增计划,全市巴山肉牛、南江黄羊产业态势向好,全市累计建成巴山肉牛、南江黄羊适度规模场1700余个。全市改造低产低效茶园2.95万亩,新建茶叶初加工厂7个。加快夏秋茶开发利用,6月以来全市加工夏茶3178.2吨,实现产值1.83亿元。成功举办第七届“巴中云顶”茶文化旅游节,签订投资、采购合作协议10份,总金额10.8亿元。

三、关于着力培养新型农民的建议

在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上,我们坚持“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的原则,十三五以来,全市共培训高素质农民11000余人次。高素质农民培训分为省、市、县三级培训,主要培育对象为“年满 16 周岁,正在从事或有意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务农农民、返乡入乡创新创业者、乡村治理及社会事业服务等人员。”我市重点将家庭农场主、专合社骨干成员等新兴经营主体从业人员和种养殖能手作为培育对象。为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实用性、针对性,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双向选择”工作。今年,我市争取到项目培训高素质农民1398人。其中,省级调训学员64人,经调研培训学员需求后,结合全省4家部、省级示范基地具体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35名农业领军人才中和29名农业经理人则分别结合自身产业特点在川农大、农科院、省农广校和省水产校开设的课程中进行了选择。在市级调训层面,按照《中共巴中市委、巴中市人民政府关于扎实做好2022年“三农”重点工作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巴委发〔2022〕1号)“组织认定一批市级现代农业培训机构,组建现代农业讲师团”要求,我市遴选出5家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我市51名市级调训学员同样将开展“双向选择”,确定培训机构,由市农业农村局对其课程设置和培训方式进行监督、指导,确保培训效果。

四、关于打造农村特色文化软环境的建议

乡村振兴、文化不可或缺。近年来,我市在打造农村特色文化软环境方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建设村史馆。2018年8月,我市专门出台了《关于村史馆(农耕文化博物馆)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就村史馆选址、陈列布展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乡村以建设村史馆为载体,持续深入挖掘各具特色的农耕文化,不断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涵养文明乡风,预计到2022年全市建设村史馆198个。二是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市农业农村局与市生态环境局、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农村“厕污共治”试点工作的通知》,督促各县区将农村厕所革命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乡村振兴、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等有效衔接,确定3—5个“厕污共治”试点示范村庄,拟将农村“厕所革命”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运维,实行整体推进一体化实施。针对全市129个已部分实施改厕项目的涉改村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重点实施无害化卫生厕所新(改)建,推动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今年,预计全市将完成新(改)建农村户厕17537户。三是开展治理农村大操大办、推进移风易俗。今年以来,我市针对农村酒席名目多、攀比重、浪费大等现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治理农村大操大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市民政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和红白历史观相关工作推进移风易俗的通知》,并发布了《巴中市村(社区)红白理事会制度参考指南》,旗帜鲜明反对天价彩礼、铺张浪费和大操大办。村(社区)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教育引导村民革除陈规陋习、推动移风易俗。为持续提升我市农村特色文化软环境,我市将继续通过打造文化院坝培育特色乡村文化、村规民约促进村级自治管理、典型引领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乡贤回引助推家乡发展等多渠道、多途径,不断从意识形态领域引导人口回流。

再次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关注,我们将根据您提出的宝贵意见,进一步增添措施,努力促成建议成果转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