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小麦赤霉病防治预报

2020-04-07 09:21 来源:植保植检站 作者:admin 浏览击量:

小麦赤霉病也称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一般流行年份可减产5%—15%,严重时可减产50%以上,病麦中含有对人畜有毒的物质,严重影响小麦品质和产量。小麦赤霉病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发生,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为害最严重的是穗腐。先在小穗和颖片上出现水渍状褐斑,后逐渐扩展到整个小穗,病小穗随即枯黄;当气候潮湿时,在小穗基部或颖片合缝处长出一层粉红色的霉状物(分生孢子),空气干燥时病部和病部以上枯死,形成白穗,不产生霉层,后期病部可产生黑色颗粒(即子囊壳)。

3月下旬,据巴州区植保测报点调查统计:稻桩带菌率0.75—12.4%,平均1.85%,子囊壳成熟指数33.33。恩阳区植保测报点调查统计:稻桩带菌率0.52—35.23%,平均2.86%,子囊壳成熟指数为47.68。气象预报,近期有连续3天左右的降雨天气,随着气温回升,4月上旬赤霉病病菌孢子进入释放高峰期,与我市小麦抽穗扬花期吻合,有利该病发生,请各地务必抓紧防治。

防治方法:

在小麦齐穗扬花初期(扬花株率5-10%)用药。亩用25%氰烯菌酯100毫升或10亿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200-250克加水40公斤抢晴天或雨停及时喷雾,或兑水15公斤机动弥雾,条锈病发生区,应同时加入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克进行“一枪药”喷洒。喷药时要重点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施药后遇雨可隔5~7天再喷1次,以提高防治效果。

注意事项:请严格按照农药标签标注的说明使用,并注意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