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巴中农情 > 农业安全

及时查治小麦条锈病

2024-02-22 15:33 来源:巴中市植保植检站 浏览击量:

据病虫测报站调查统计,我市小麦条锈病始见期比去年早7天,于2月17日在恩阳玉山镇、关公镇查见,涉及绵阳15号、西科10号等多个已种植5年以上品种,发生面积9.5亩,最大中心病团约3平方米,中心病团内病株率91.3%,病叶率62.3%,毗邻田块有单片病叶;2月21日,通江县广纳镇查见小麦条锈病,品种不详,发生面积15亩,中心病团总面积5.6平方米,中心病团平均病株率42.3%,病叶率16.1%。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被农业农村部列入一类农作物病虫害目录,具有传播速度快、发生面积大、危害重等特点,可导致小麦减产40%以上,严重时甚至绝收。当前有连续阴雨,预计雨后气温逐渐回升,早晚雾露多,田间湿度大,有利于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请各地务必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人员开展田间调查,做到“发现一点,扑灭一块,预防一片”,及时消灭中心病团,有效阻止病菌扩散蔓延。

发病症状:该病在小麦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主要危害叶片,也侵染叶鞘、茎秆、颖壳等组织。发病初期,病叶上形成褪绿斑点,后逐渐形成隆起的疱疹斑(夏孢子堆),近椭圆形,鲜黄色,在叶片上沿叶脉纵向排列成整齐的虚线条状,像缝纫机扎过的针脚;后期叶片表皮破裂,出现锈色粉状物,最终叶片干枯死亡。


防治方法:亩用2%嘧啶核苷类抗菌素188-250毫升或30%苯甲·丙环唑20克或30%已唑醇10毫升或30%氟环唑30毫升等药剂,加水45公斤喷雾或加水20公斤机动弥雾,齐穗至扬花期也可添加氰烯菌酯或丙硫菌唑或氟唑菌酰羟胺等药剂,一并防治小麦赤霉病。严重发生田块间隔7-10天再次喷药1-2次,直至病情控制为止,周边未发生田块也需施药预防。

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上标注的说明使用,不随意混配农药或任意加大用药量,注重农药品种轮换使用;2.施药时穿戴好防护服、口罩、手套,注意用药安全;3.将使用后的农药包装清洗三次,主动交回农药销售点或固定收集点,严禁随意丢弃或作为它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