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乡村建设

平昌县:走出新路子 绘就城乡融合发展新画卷

2024-01-24 09:46 来源:巴中日报 浏览击量:

冬日,平昌通巴两河河畔碧波荡漾,一派锦绣好风光。漫步大街小巷,放眼看到的是,老旧小区和新华街道路“蝶变”新面貌;耳边萦绕的是,乡村振兴的欢声笑语;处处洋溢的是,高质量发展的蓬勃动力。
  中共平昌县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提出,坚定推进“两个加快”,持续做强推动城乡融合促进县域高质量发展支柱支撑。全县进一步做强产业、做优城镇、做美乡村,大力推动城乡融合促进县域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平昌新篇章。
  大力培育重点产业集群
  1月15日,在平昌县兰草镇梁铜村的肉牛养殖场,膘肥体壮的肉牛正在圈舍悠闲地吃着草料。不远处,业主王召国正挨个检查肉牛生长情况。“2023年已经出栏30多头,收入60多万元。目前存栏60多头肉牛。”王召国说。
  平昌县有悠久的养牛传统,是川东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市场最旺、声誉最好的牛市。目前,平昌县已发展10头以上养牛大户516户,培育家庭农场、专合社等新型经营主体364家。
  “以前以农户散养为主,未形成规模,再加上牛源主要靠外地,产业发展后劲不足,效益不高。”平昌县农业农村局畜牧渔业发展股股长魏来介绍。
  为改变这种状况,近年来,平昌县坚持以大项目带动大产业,引进雅拉德荣公司投资50亿元建设优质肉牛全产业链项目,全面推行“公司引种、农户育犊、集中育肥”的“1+N”分段养殖模式,规划发展10头以上养牛大户1万户、百头以上养牛组200个、千头以上养牛村100个、万头以上养牛镇10个。
  产业是县域高质量发展关键基础,城镇是重要载体,农村是坚实根基。平昌县锚定“两个加快”战略目标,从产业发展的历史基础、优势资源和现实条件等因素,突出以江口醇、小角楼“两瓶酒”为龙头,着力构建“1+3”白酒发展格局和“2+5+N”县域白酒发展矩阵,培育壮大白酒产业集群。深入推进华油中蓝“1+4”发展战略,推动化工园区建设,加快构建能源化工产业集群。以雅拉德荣、广州炬马为龙头,深入实施“十百千万”和“藏牛于户”肉牛发展工程,提质建设巴山肉牛产业集群。
  持续提升城镇品质品位
  经过5个月的昼夜施工,2023年12月底,新华街道路改造项目全面完工。该项目全长4.1公里,东起伯坚广场,西至龙溪大桥,主要包括道路整治黑化、人行道垫层浇筑、路缘石安装、路灯安装等建设内容。
  曾经的新华街路面坑洼不平,不仅影响市容市貌,逢阴雨天气还容易积水,给居民出行造成不便。为着力打造川东北“四宜四有”新城,2023年7月底,平昌县投资5500万元启动实施新华街改造项目。同时,通过新建、盘活、挖潜、共享等一系列举措,增划、补划停车泊位1374处,有效破解“停车难”问题,让市民出行更舒心。
  平昌县持续提升城镇品质品位,突出“精修细补”美化老城,突出“兴业聚人”活化新区,突出“智能高效”强化管理,着力扮靓城市颜值;深入实施教育提升“七大行动”,加快建设川东北教育强县;持续深化“八统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快建设川东北区域医疗中心;扎实开展本土“名歌名艺名话剧”培育,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走进驷马镇双城村,当地一楼一底的乡间小房错落有致,水泥路连通院落,房前屋后花草点缀,游客邂逅山川美景。
  驷马镇双城村过去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这里三面环山,保持着一份沉静与安详,鲜有游客到访。2021年底,平昌县正式启动“巴山美村·父亲原乡”项目,以“父亲村庄”为核心区,在不改变原来风貌的基础上,打造集民宿、艺术、民俗、美食、娱乐于一体的乡村旅游集散地。
  建设幸福美丽新村,除了住得好、产业富,还要“行得通”。路通,百业兴。
  “多亏了门前这条路,我们村里的集体经济产业才有发展前景。”大石社区党支部书记王万平说。
  这句话,也道出了沿线群众心中的喜悦。这条路叫板青路,依托板青路的辐射带动,板庙、三十二梁、邱家等乡镇农村公路融合成网、互联互通,一举改变了曾经落后的生产生活面貌。
  下一步,平昌县以争创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县为目标,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场镇环境整治、秩序管理、市政补短、便民服务“四大提升”行动,着力打造特色场镇。同时,扎实开展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建设,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