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乡村建设

沃野绽新貌 田畴尽欢歌

——通江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纪实

2024-01-10 09:10 来源:巴中日报 浏览击量:

夯“耕”基
  全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3万余亩
  育产业
  建成银耳种植基地4000余亩、耳堂2万余个,银耳区域品牌价值达61.66亿元
  展新颜
  完成6400户农村“厕所革命”建设任务,全县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40%
  冬日暖阳照射下,通江县广纳镇构花坪村“优质粮油+青峪猪”现代农业园区内新种植的油菜生机盎然。这里正是构花坪村的高标准农田所在地。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回顾来路,成绩喜人。翻看2023年通江“三农”成绩单——坚守底线、托底压舱、聚力赋能、示范引领,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可圈可点。通江县全力以赴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坚实新步伐。
  因地制宜建设高标准农田
  夯实粮食安全“耕”基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而建设高标准农田则是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重要一环。
  在铁佛镇白土垭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现场,田间机器轰鸣作响,十几台挖掘机正抢抓晴好天气,进行田型调整、渠系开挖、道路拓宽夯实等作业。工人们也抓紧修筑农田机耕路和排水渠,各项工程有条不紊推进,小田变大田、渠相通、路相连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格局正逐步形成。
  铁佛镇白土垭村的改变,是通江县建设高标准农田、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生动缩影。通江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赵怀舜介绍,全县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3万余亩。
  立足山区之困,通江坚持因地制宜,在南部低山区开展“小变大、陡变缓、散变聚”田型调整;在北部高山区,重点破解小微农机下田、水源建设、引水入田等基础难题。采取“政府+国企+民企+金融机构+村集体经济组织”方式,有效破解传统农业低产低效、无牌无量等发展难题。此外,通江县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突出生态改田,就地取材、块石砌坎、粘土夯筑进行生态田埂护坡。
  为全力破解山区农业“雨水存不住、河水用不上”的问题,通江县梯次推进224座中小型灌区水库整治、4320口山坪塘维修、28处提灌站和150口机电井建设。建立智慧数字平台,与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战略合作,破解制约山区农业现代化发展难题。
  为更好发挥高标准农业综合效益,通江县打破土地界限,充分尊重农户意愿,探索“认权不认田”机制,增加有效耕作面积20%以上。打破分工界限,用工业化思维改造传统农业,有针对性培育农机服务队伍,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打破产业界限,以“三区同建”为统揽,依托产业园区基础,在田园景观、乡土文化上赋能提质,坚决不脱离实际生造景区,应季应景阶段性、移动式举办菜花节、丰收节、摸鱼节等活动,让农业更有活力、农村更具魅力、农民更有幸福感。
  做优做精区域特色品牌
  培育壮大优势产业

  通江县素有“中国银耳之乡”美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优质的通江银耳。2023年,通江银耳区域品牌价值再创新高,达到61.66亿元。
  如何让富饶一方的资源转化成为产业发展“高地”?通江银耳这个特色优势牌不能丢。通江县委、县政府围绕“打造通江银耳百亿级产业集群”的目标,确立了“段木银耳强品牌,木屑银耳深加工”发展路径,为通江银耳振兴发展拉开了新的序幕。
  通江银耳具有自身优势,段木银耳家喻户晓。为锻造长板,通江明确段木银耳主打高端药食同源市场,建成产业溯源、产品防伪、品牌监管体系,保持通江银耳“耳中极品”“菌中魁首”高品质高价值传统优势。为解决“叫好但不叫卖”的发展短板,通江以“木屑银耳”工厂化生产方式提升产量,主打精深加工市场,围绕“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三大主攻方向,开发七大系列40多个产品。
  产业工业化是推动通江银耳提质升级的重要途径。通江县不仅坚持“两区三园”基本格局,建成银耳种植基地4000余亩、耳堂2万余个,标准化木屑银耳生产及精深加工厂房12万平方米,配套建设技术检测、冷链物流、智能直播、餐饮服务等综合设施。还组建“1+1”通江银耳产业链和招商小分队,加快构建“龙头企业+上下游+左右岸+关联企业”的工业产业发展生态圈。一大批围绕通江银耳深加工的大项目不断在通江落地开花。裕德源、祥云银朵、润生堂、嘉祐农投、四川芊菇生物科技、一爻良方、未来生物科技……如今,通江银耳已经渗透到多个产业,创造了更多市场价值。
  持续打好产业发展牌,才能实现产业长期“共振效应”。通江在发展银耳过程中,通过构建“龙头企业+专合社+大户+群众”等多元主体利益联结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助农增收。
  过去一年,通江县全年接种通江银耳100万袋,预计食用菌(银耳)总产2.5万吨,综合产值突破35亿元。通江银耳(食用菌)百亿级产业集群有力实现了强县富民,正一步步书写着“一个产业振兴一座城”的动人故事。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勾勒田园好风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听说了没,老李家女儿出嫁收的66000元彩礼全部退了!”近日,春在镇棋子顶村的老李夫妇成为大家热议的对象,他们以“零彩礼”嫁女,打破农村彩礼攀比之风,让婚姻真正回归美好本质。“我们村自2022年开展婚俗改革试点以来,已有6户老百姓积极响应。”棋子顶村红白喜事理事会会长聂玉梅自豪地说。
  不仅乡风在变,乡村环境也在更新。从曾经的脏乱差到如今开窗见绿、推门闻香、移步见景的田园画卷、美丽新村,棋子顶村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四川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四川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称号更为这个村增添了几分“显眼”的底气。
  农村不仅富起来,而且更加美丽。聚焦乡村治理,通江县持续加大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完成6400户农村“厕所革命”建设任务,全县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40%。
  农村环境整治如火如荼开展同时,农村改革也在进行,激发了更多新活力。过去一年,通江完成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专家组现场评估验收,建成通江县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平台,通过“银农直连”系统进行线上支付业务1569笔,金额达1.19亿元。持续加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上半年新培育农民合作社7家(市定目标10家),新培育家庭农场55家(超额完成市定目标10家),评定国家级示范社2家。
  此外,过去一年,通江聚焦项目建设,农村经济启动新引擎。有序推进市重项目7个、县重项目14个,完成投资36亿元。茶园低改1.05万亩、投产7.2万亩,新增中药材种植总面积5.8万亩。
  仓廪实,国业实;农业稳,国家稳。通江县始终牢记使命,把粮食安全放在首位,育良种、用良技、耕良田,加强农业产业发展,以改革释放农业农村现代化释放新活力、注入新动能,让广大村民的腰包“鼓起来”。
  通江田野,充满希望;通江热土,大有可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