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现代农业

通江银耳:百年传承再现千年芳华

2024-09-04 09:43 来源:巴中日报 浏览击量:

它,发轫于盛唐,食用于宋元,入药于明清,被誉为“菌中之冠”;

它,发祥于青山环围、云雾萦绕、溪流盘曲的“九湾十八包”,“天生雾,雾生露,露生耳”是对它的写照;

它,采用原生态段木栽培技术,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中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百年匠心传承只为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

这就是通江银耳。千年沉淀的文化传承,历史认同的品牌优势,实践验证的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全面突破,凝聚成了通江银耳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中国银耳之乡”厚重的历史内涵。

在这个氤氲着浓浓烟火气的川东北小城,通江银耳已成为一种象征,也是通江人勤劳拼搏的一种隐喻,这里有对祖辈事业的传承,更有热爱家乡的人在蹚出一条条向前的路。

1 揭开面纱 仙子诞生

大凡美好的事物,总会伴着一段美妙的传说。通江银耳也是这样。

传说很早以前,一个名叫青冈的小伙子跟着父亲一起到通江陈河落居。天上有一位种植银花的仙子,在凡间遇到了他,二人一见钟情,结为了夫妻。从此男耕女织,非常恩爱。

婚后,村子里瘟疫四散,群医无策。银花仙子便从头上摘下银花煮水给村民服用,药到病除,救了整个村的村民。可仙子的行为却触怒了玉帝,便派人捉拿她。

青冈不肯放人,大骂天庭,结果被变成了树木。临走时,仙子摘下银花送给青冈,脱下身上的纱衣,深情地盖在他身上。后来,晶莹的银花变成了银耳,纱衣变成了陈河(现通江县陈河镇)雾,和青冈相依相偎。

银花仙子和青冈的爱情故事,赋予了通江银耳美好的色彩,反映出人们对通江银耳这一珍馐的青睐与留恋。这是万物之间的原始本真,也是通江银耳的直接特性。

从生物学上讲,银耳的实质是一种真菌,在大自然中已存在千千万万年。发现认识银耳,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在人工栽培以前,银耳伴随黑木耳偶然出现于林木中干枯的木材上。因为它的生长发育阻碍了黑木耳的收成,耳农们长期把它视为黑木耳生产中的一大“祸害”,因其形状酷似蛇泡子,遂以“蛇泡子”呼之。

民国《万源县志》谓为“艳阳蒸醒,元气骤泄,业此者深以为忌”。黑木耳生产的历史有多少年,这种偶长“蛇泡子”被耳农们“深以为忌”的现象就持续了多少年,直到人们认识到银耳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之后,经过耳农的反复试种,才有了银耳的人工栽培。

据民国《续修通江县志稿》记载,通江银耳的人工培育成功,是在清光绪六七年间(1880-1881年),而陈河乡雾露溪畔的“九湾十八包”则是它的发祥地。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前,已在县域内西北陈家坝、河坝场、涪阳坝、新场坝、草池坝等地普遍推广。

通江银耳人工培育成功后,便迅速传播。清光绪末年传入万源,民国十年传入南江,还相继传播到陕西、湖北、河南、福建等省以及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产量迅速提高,大大激发通江银耳贸易快速发展,外地客商纷至涪阳(现通江县涪阳镇),“恒丰泰”等耳商会馆沿街林立,经营范围不断拓展,产品远销江沪,市场价格随之攀升。

鉴于通江银耳的种植法和贸易已由通江相继传播到国内外,1976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银耳》一书中,正式指出:“四川通江是我国人工有意识进行银耳生产的发源地”,进一步确立了通江是中国银耳发祥地的“泰山北斗”地位。1995年,通江县被全国“首批百家中国特产之乡命名暨宣传组委会”命名为“中国银耳之乡”。

百余年前,通江人民经过长期实践探索,破除深忌“蛇泡子”的迷信而成功培育通江银耳,揭开了她的神秘面纱。从野生到有意识人工培育,通江银耳开启了新的使命。

2 天生地宝 银耳之家

好银耳,在通江。

“世界银耳在中国,中国银耳在通江。”这是201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药用菌学会主席李玉在视察通江银耳产业时给出的定位与评价。

神奇的北纬31度,亚热带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受大巴山阻隔,形成丰沛降水,造就了通江终年山环水伺、温和湿润的独特环境。

雾更是不可忽视的存在。“天生雾,雾生露,露生耳”,山丘栉比,溪流盘曲,云雾缭绕,坠露淅沥,银耳沐雾吮露灵动滋生。雾,不愧是银耳的催生剂和营养液。

青山绿水间,银耳菌踏着渺渺雾露,飘飞青冈丛林,邂逅天然伴侣香灰菌,亲山水之灵气,感日月之精华,通江银耳自此勃生。

通江之山水,通江之雾露,孕育了通江之银耳花。我本仙境,自生仙品。离开通江,离开这种周全的成长爱护,便难求得它周全的品质优点。

培养一朵通江银耳,并不容易。一年一季,二月砍山,三月钻孔点种,四五月发菌,六月排堂,耳农亲手种下“银色梦想”,银耳在耳堂里陆续盛开,直到十月收获完毕。

耳农遵循古老的种植技法:育种、砍伐、截段、搬运、架晒、打孔、接种、发菌、建堂、进堂、管理、采耳,十二道工序一丝不苟、环环相扣,在得天独厚的优良环境中,完成了从青冈木到银耳花的华丽转身。

随着代料工厂化生产银耳技术推广,一些地方已大规模生产银耳,但通江段木银耳生产技术一直传承至今,并通过科技创新不断完善提高。

年逾八旬的屈全飘种了一辈子银耳,研究了一辈子银耳,见证了通江银耳的成长和发展。他从小就跟着父亲“砍山背棒”种银耳,在银耳芬芳的陪伴中长大,对银耳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特殊情结。

“银耳生长需要两种菌丝,即香灰菌丝和银耳菌丝,两种菌丝要配合得好,它的产量才高。”因此,如何让两种菌丝在对的时间、对的地方实现完美结合,成为屈全飘等银耳研究人的不懈追求。

1967年,以屈全飘为骨干的团队研究出了段木新法栽培技术,较旧法栽培单产提高6倍。1974年,通过对通江银耳的香灰菌丝与福建银耳的菌丝配对共生,屈全飘培育出“7902”号株系,不仅提高了银耳产量和质量,也彻底解决了通江银耳烂耳问题。1985年,通江银耳产量达100吨(干品),逐渐成为创税富民的特色产业。

技法蝶变、初心如磐。以屈老为代表的一代代研究员,用他们的初心和匠心,促成了通江银耳从野外孕生到人工培植的代际裂变。他们用汗水真心呵护,用智慧保驾护航,只为那一朵绽放的银耳,向世人展示它娇美的容貌、高贵的气质。

天时地利加人和,通江银耳,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匠人用心之至的产物。所谓巴山之灵,天地好物,实是由“天地树人”共同孕育。

3 耳中极品 菌中魁首

通江银耳的好,自古就有凭证。

清宫太医唐容川的《本草问答》里有这样一段记载:“慈禧痢下,百医莫治,容川投以银耳汤一剂,服后立愈,慈禧自此常服之。”慈禧身边的女官德龄编撰的《御香缥缈录·御膳房》讲道:“譬如说银耳那样的东西,它的市价贵极了,往往一小匣子银耳要花一二十两银子才能买到……官府雇了许多人在通江搜寻上好的银耳,拿去进贡太后。”

由此可见,通江银耳能被“宫廷御用”,与它无可比拟的道地品质分不开。

“赏其表兮秀外以纯,鉴其实兮荟内以珍。观之冠聚而色明,嗅之馥郁而香清,浸之柔滑而型膨,食之胶浓而爽嫩。多糖丰而微量充盈,蛋白足而富含维生素。”这是对通江银耳的赋文概述,也是对其品质的形象表达。

与其他银耳相比,通江银耳具有显著的差异化特征。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编《银耳栽培技术》(1975年7月第一版)一书中《通江银耳与福建种银耳特点比较表》,曾将通江银耳的特点作了概括,从银耳的朵形、生产周期、环境要求、弹性、泡发率等方面与代料银耳进行了比较,体现了通江银耳朵形美、胶质重、易炖化、泡发率高等特点。

在显微镜下,通江银耳的孢子如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宝石,其营养成分和优势展露无遗。

“近年来,相关研究机构对通江银耳和其他地区银耳进行理化检测与对比分析,通江银耳品质更胜一筹。”通江银耳科学技术研究所副所长苟兴对此充满信心。

他谈道,相比其他银耳,通江银耳中粗多糖、总糖、膳食纤维、甘露糖、岩藻糖等多糖含量明显较高,特别是最新研究发现,具有抗癌效果的乌苏酸含量是其他银耳40倍以上。因培养基质为纯天然青冈木,几乎检测不到重金属。

“这表明通江银耳在食品饮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等精深加工领域,较其他银耳具有明显的理化成分优势和生态优势。”苟兴说。

近年来,通江银耳先后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驰名商标”“欧盟有机认证”等殊荣。

除此之外,通江银耳中含17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和多种矿物质,钙、磷、铁、钾、钠、镁、硫的含量较高,其药用价值自古备受推崇。《本草诗解·药性注》谓通江银耳“有麦冬之润而无其寒,有玉竹之甘而无其腻,诚润肺滋阴要品,为人参、鹿茸、燕窝所不及”,也被列入《中药大辞典》《全国中草药汇编》。

取日月之精华,受风雨之洗练,赋文化之内涵,通江银耳已成为食药兼备、神美绝伦的道地珍品,“耳中极品、菌中魁首”实至名归。

4 百亿产值 银耳之都

有特色有品质有口碑,但通江银耳的产业发展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数据显示,2017年以前,全县银耳产量仅占全国银耳总产量的0.3%。

如何因地制宜发挥好通江银耳这一特色地方资源,变特色产业为优势产业,在乡村振兴中让这一特色产业惠及更多百姓?历届市、县两级政府都在不懈探索。

破局,从推动通江银耳规模化、产业化开始。

位于通江工业园的未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产研发于一体的银耳全产业链企业,也是通江青冈木屑银耳发展的探路者。

出耳房内,菌袋整齐码放,一棒三朵,水灵灵的银耳像牡丹花一样绽放,摸起来“QQ弹弹”,一松手瞬间恢复原样,手上还留有黏黏的胶质。

“以青冈段木木屑作为基底,确保了通江银耳血统的纯正。”未来生物公司生产部经理龚克明介绍,相比传统种植,车间种植的木屑银耳生长周期更短、产量更高、木材利用率更好,成本比传统段木种植下降80%以上。目前车间年产鲜银耳60万斤,产值超2000万元。

市委五届八次全会提出,要切入产业细分领域,聚焦能源化工、先进材料、食品饮料、电子信息、医药健康五大主导产业,集中力量打造“两个千亿级、两个五百亿级、一个三百亿级”产业集群。通江大力实施“银耳产业倍增计划”,围绕“打造通江银耳(食用菌)百亿级产业集群”目标,确立了“段木银耳强品牌、木屑银耳深加工”发展路径,在保护品牌的同时提升产量,实现通江银耳从“一耳难求”到“飞入寻常百姓家”。

延伸产业链条,通过以市场牵企业、企业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发展机制,通江不断做强龙头企业,做精高端产品,已经形成“科研机构+龙头企业+种植户”的现代化产业发展模式。

如今,通江银耳已经渗透到多个产业,银耳酒、银耳面膜、银耳羹、银耳蜂蜜饮料、银耳挂面等一系列和银耳有关的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7大系列20多个品种,实现了通江银耳从初级农产品向高端产品的转变。

从“吃得起”到“吃得精”,通江银耳的价值在不断放大。今年4月,中国食用菌协会发布的通江银耳区域品牌价值已达87.82亿元。

通江银耳科学技术研究所接种室内,科研人员小心翼翼将野外采集的菌种用接种工具注入试管中,千万次的试验只为破解银耳花的“财富密码”。

通江银耳科学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侯华介绍,今年选育的“巴山3号”“工银1号”银耳新菌株已通过品种认定,这为通江县银耳区域性产业提升、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将进一步助力通江银耳(食用菌)百亿级产业集群发展。

牢牢将种业“芯片”攥在手中,启动建设通江银耳种质资源库,采取耳目分离方法获得纯银耳菌丝和纯香灰菌丝,收集野生通江银耳菌种123份,致力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遵循。

对于出生在大巴山的人来说,通江银耳是绕不开的童年记忆,更是放不下的乡愁。漫步高明湖公园,银耳游船上演绎着银耳仙女“雾露兮”与大山之子“青冈”的爱情故事。银耳小镇开街、银耳酒店开业、银耳节持续举办……通江处处讲述着银耳的故事。

通过对银耳文化的挖掘,大力发展文旅产业,不断为银耳品牌提供加持。通江银耳文化通过岁月积淀,散发出耀眼的光辉。

历史在见证,时光在见证。如今,通江银耳以其坚韧、包容的品性,已成长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一步步书写着“一个产业振兴一座城”的动人故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