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解读

《巴中市巴山肉牛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文字解读

2023-09-11 09:19 来源:畜牧科 浏览击量:

《巴中市巴山肉牛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

《巴中市巴山肉牛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解读新闻发布会

一、起草背景

巴中生态环境优美,畜牧资源丰富,产业基础扎实,市场前景看好,为市委、市政府决策加快巴山肉牛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也是编制《规划》的前提条件。一是产业发展有条件、有基础。巴中的农户历来有养牛的习惯,天然的优质牧草多,人工种植了青贮玉米、黑麦草、高丹草等主推品种,能够为百万头肉牛提供充足的草料供给。全市5县(区)均入列全省41个肉牛产业基地县,是全省唯一一个所辖县(区)均是肉牛基地县的市(州)。同时,我们着力推动巴山肉牛全产业链发展,全面构建空山牛、西门塔尔、海福特种源繁育体系,加强巴山肉牛保种选育科研攻关,同步推进屠宰加工、市场开拓、品牌培育。2022年,全市肉牛存出栏量领跑全省,产业发展起势良好。二是产业发展有市场、有前景。近年来,牛羊肉需求处于稳定上升趋势,国家层面提出到2025年牛羊肉自给率都要保持在85%左右,目前我国的牛肉自给率还不足75%,国内还有近百万吨市场缺口,四川省和巴中市情况与全国类似,供需矛盾也比较突出。专业人士算了一笔账,通过精深加工进入中高端市场,单头肉牛产生的价值可达5至10万元以上,若每年出栏20万头,产值就可达到100亿元以上,其效益在农业产业上,比较优势是明显的。三是产业发展有支撑、有保障。为了支持肉牛产业发展,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实施种养业优势大品种计划的意见》《支持肉牛产业发展十条措施》等政策措施,指导县(区)出台相关支持文件,建立了养殖投资、担保、贷款、保险等一体化扶持体系,给予肉牛产出销售、标准化圈舍建设、饲草种植、人工授精站(点)、秸秆综合利用、母牛产犊、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奖励补助,为努力打造百亿级巴山肉牛产业、增强产业发展后劲提供政策支撑。

为全域全链同步构建巴山肉牛全产业体系,加快推动巴山肉牛优势大品种突破性发展,奋力实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巴山肉牛产业发展“西南第一、全国领先”“率先坐上全省肉牛产业头把交椅”等目标,以肉牛产业引领巴中乡村产业振兴、农民增收致富。经过一年多来的谋划推动、实践探索、总结完善,推动巴山肉牛全产业链突破性发展的构架和思路已逐步成型,依据国省相关政策、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在充分讨论和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本《规划》。

二、目标任务

力争用5年时间坐上四川肉牛产业头把交椅,率先在全省农区走出粮经统筹、种养循环、农牧并重的新路子,率先在西南地区建成肉牛种源基地,率先在全国山区构建肉牛产业全链地方标准体系。到2027年,肉牛年饲养量达到60万头,其中:能繁母牛存栏23万头、育肥牛出栏20万头,综合产值120亿元以上。到2032年,年饲养量争取达到100万头,综合产值达到300亿元。五年内,在“种子”自给、饲草料振兴、标准增效、种养循环、龙头联农带农、科技赋能、农机装备、延链补链、品牌培育、财政金融助力等十个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三、主要内容

《规划》内容分国内外肉牛产业发展现状,编制依据,发展思路、原则和目标,重点措施及任务,保障措施5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国内外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在概述国内外肉牛产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从顶层设计、养牛空间、资源禀赋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市肉牛产业发展潜力。

第二部分为编制依据。从法律法规、国省规划及政策性文件、行业规范及技术标准、巴中市政策文件四个方面罗列了编制依据。

第三部分为发展思路、原则和目标。结合我市实际,锚定“西南第一、全国领先”目标,按照“百镇千村万户”全域布局,深入实施“十大工程”,坚持“全域全链推动”“龙头企业带动”“质量效益优先”“科技创新驱动”“品牌引领发展”“绿色安全并重”六大发展原则,力争用五年时间率先坐上四川肉牛产业头把交椅,到2027年,肉牛饲养量达到60万头,综合产值达到120亿元以上。

第四部分重点措施及任务。深入实施“种子”自给、饲草料振兴、标准增效、种养循环、龙头联农带农、科技赋能、农机装备、延链补链、品牌培育及财政金融助力“十大工程”,全面构建巴山肉牛产业体系,推动巴山肉牛全链高质量发展。

第五部分为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强化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支持、强化督查考核三部分,并就支持肉牛产业发展提出了具体意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